[摘要]军事专家表示,赴俄参加联合演习的舰艇编队航程遥远,“借用第26批护航编队进行油、水补给,提高了编队后续保障能力,也提升了整个编队连续机动能力。”此次后勤补给方式的新模式,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中国海军在印度洋上有了移动的后勤补给站,使中国海军能有效地应对相关区域突发事件需要。
资料图:第26批护航编队
【环球网军事7月10日报道】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亚丁湾海域开创的海外补给新模式,无异于在印度洋上有了一座移动的“补给点”。
日前航经亚丁湾某海域的中国海军参加中俄联演舰艇编队成功接受了海军第26批护航编队海上补给。匿名军事专家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赴俄参加联合演习的舰艇编队航程遥远,下一步还要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大西洋,北上直至波罗的海附近海域。“虽然舰艇编队拥有排水量2万吨的综合补给舰骆马湖舰,但它携带补给数量毕竟有限,在自身需要消耗的同时,为编队其他两艘舰艇进行油、水等后勤补给的能力受限。借用第26批护航编队进行油、水补给,提高了编队后续保障能力,也提升了整个编队连续机动能力。”该专家认为,此次“接力式补给”的成功完成,减少了编队停靠他国港口补给的成本,也节约了航行时间。
此次后勤补给方式的新模式,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中国海军在印度洋上有了移动的后勤补给站,使中国海军随时能使用在亚丁湾上的护航兵力做为支撑,能有效地应对相关区域突发事件需要。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海军要实现“大洋存在”的战略目标,依旧有些短板需要补齐,高效、有力的后勤保障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此次中国海军利用在亚丁湾海域的护航编队为途经该海域的舰艇编队进行 ‘大洋前置补给’是一种有益探索,对日后诸如此类的远洋行动有非常大的帮助。中国国家利益正向全球拓展,需要有随时能用的远洋舰艇编队提供支撑,而能否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是决定这一目标可否实现的关键。中国海军在大型作战舰艇不断建造和入列的同时,现代化、多功能的大型远洋补给舰船和必要的海外后勤保障设施也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中。” (郭媛丹) |